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询问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2-09 17:14:00    点击数:[9960]


2014年12月9日在运城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竹琴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就2014年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今年是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用5年时间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决议的第三年,也是至为关键的一年。面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新形势、食药监管体制改革的新情况和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新期盼,全市各级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全力以赴、履职尽责,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强力推动创建工作,积极构筑食品安全防线,形成了“政府抓创建,部门抓监管,行业抓自律,社会共参与”的良性工作格局。

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市共有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5562家(其中食品生产企业1327家,食品流通企业15092家,餐饮服务单位9143家),食品“三小”行业7440家(其中小作坊1667家,小摊贩1543家,小餐饮3550家,集体聚餐一条龙服务队680家),农畜产品种养殖基地1464家(其中种植344家,养殖916家,果品204家),农资生产经营户1224家,定点屠宰69家,合计35759家。根据市政府组织对13个县(市、区)和4个省级开发区2014年度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验收检查结果,目前已有临猗、稷山、新绛、绛县、河津、永济、盐湖、闻喜、芮城共9个县(市、区)初步达到放心县(市、区)标准,10条街道、34个乡镇通过验收。全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创建年度工作任务基本完成。

一、创建工作进展

2014年,重点开展了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调整创建方案,细化目标任务

2013年以来,按照国家、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我市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对相关部门职责作了重新调整,原来的部门分工和创建任务也应当及时做出调整。为此,今年市食安办调整到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全面评估2012年以来创建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对创建方案进行调整修订。通过组织专题调研,对我市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标准等进行了认真审视和梳理。在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特别是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几易其稿,起草制定了《运城市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部分指标调整方案》和《运城市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验收标准》,成为全市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的一份纲领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市食安委主要成员单位及13个县(市、区)、4个省级开发区制定了相应的创建调整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市县协同部署,全面推进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将创建工作的相关要求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之中,使之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确保创建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市县协同,层层部署。4月11日,市政府在河东会堂召开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推进大会,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市食药、公安等部门,以及盐湖区政府、运城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出席,市区部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单位负责人共1000余人参加。会议明确了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强调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出要用1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3年时间,建立健全全市食品安全监管的“八大体系”,努力使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市食品安全协会还向全市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发出了题为《食品安全,我们共同的责任》的倡议书。5月23日,市政府在稷山召开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推进现场会,对创建工作作出了进一步具体安排,河津、临猗和稷山分别作了创建工作经验交流。在市人大常委会部署安排下,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新闻媒体组织开展了“河东食品安全记者行”活动,对全市40多家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单位进行走访报道,集中展示创建成果,曝光典型案件,在全市营造出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各县(市、区)也积极行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宣传、督导、考核,将创建工作的目标要求落实到乡镇、落实到村,落实到了相关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的日常行动之中,有力促进了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三)针对突出问题,开展百日整治

集中执法力量开展专项整治,是标本兼治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体现创建工作力度,彰显创建成效的重要载体。在各部门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8月22日,市政府部署了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市场主体进行拉网式排查,突出源头整治,依法彻底治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

农产品安全源头整治方面,大力开展农资市场监管执法,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加快“三品一标”认证,2014年全市“三品”新申报认证65个,“一标”新申报5个,产地56.48万亩。目前,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获证总数已达到221个,认证面积425.76万亩;绿色食品获证总数10个;有机食品认证达到14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获证14个。

畜禽屠宰和肉制品专项整治方面,一是深入推进生鲜乳违禁物质整治,与179家生鲜乳收购站、规模场(小区、合作社)签订了以不添加违禁物或问题投入品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安全承诺书》,执法人员进行了多轮次的监督检查,未发现有使用违禁兽药和三聚氰胺等违法情况。二是开展“瘦肉精”排查防控,由市畜牧兽医发展中心购买盐酸克伦特罗等多种诊断试剂21900头份,分发各县(市、区)开展排查检测。三是加强饲料、兽药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进饲料生产企业换证和现场检查年度备案,开展兽药标签和说明书规范行动专项清理整顿,规范整治兽药生产企业58家,经营企业354家,集中力量查处了河南鑫汇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昭阳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假兽药涉及运城案件。

水果种植生产源头整治方面,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加强现代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更新果农的观念,加大果实双套袋的推广普及力度,减少用药次数与用药量,引导广大果农从事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的生产。二是加强果业投入品监管,逐步建立产地上市果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三是推行果业标准化生产,修订无公害金苹果、江石榴、山楂、韩国梨、红富士苹果等6种技术规程,建立生产档案。四是加快水果“三品一标”生产基地标准化认证推广和产品认证,保障果品质量安全,加强对已认定产品与基地的后期管理。

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专项整治方面,以小作坊、小副食店和小餐饮“三小”食品为重点,通过“规范整治一批,依法移送一批,关停取缔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集中整治“三小”食品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整治,市区“三小”食品行业基本达到了“持证上岗,亮证经营,硬件到位,软件齐备,穿衣戴帽,防尘防蝇,整洁卫生,诚信文明”的标准,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食品安全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百日专项整治中,市食药监局着力开展了5个专项整治:一是食用油分装加工销售专项整治,对15家食用油(含分装)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未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行为。二是大桶水生产经营专项整治,检查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65家,对14家企业责令停止生产,限期整改,对临猗县峨眉润泽纯净水厂等21家监督抽检不合格企业启动调查,责令企业停止生产、召回问题产品,并进行了依法处理。三是豆制品加工生产专项整治,11月4日在芮城县召开专项整治现场会,总结推广芮城县豆芽行业整治的成功经验,严格加强豆制品加工行业规范管理。四是酒类销售专项整治,对涉嫌经销假冒“牛栏山”陈酿白酒的商户实施检查,查扣11家商户销售的涉嫌假冒白酒336瓶,对7家未办理酒类备案登记、索票索证不全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五是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假冒伪劣、非法添加、夸大宣传、套用、冒用批准文号等突出问题,以减肥、辅助降血糖、改善睡眠、缓解体力疲劳类保健食品为重点开展了整治。

据统计,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专项整治百日行动中,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0万余人次,检查规范农畜产品种养殖基地、食品单位24889家次,责令整改1948家,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688起,查封扣押不合格食品440余公斤,罚没款共计291.7万元。全市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四)深化诚信建设,发挥示范引领

积极在全市农产品、食品行业全面推行诚信建设,强化企业自律意识。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推动、规范、监督、服务作用,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屠宰酒类等环节信用分类等级监管模式,提升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农业部门建立了230家农资经营企业诚信档案和69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社)诚信档案,将诚信记录纳入行政许可范围;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村一品”、“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等项目建设,在全市建成设施蔬菜标准园3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40余个,推广国家、省、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上百个;食药部门在2012年开展市区大型餐饮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挂牌的基础上,实行信用等级动态评定制度,定期组织复查,针对企业不同情况采取升级、降级、摘牌措施,并认真总结经验,将这一做法向市区中小型餐饮单位和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食品生产、流通行业全面推广,收到了积极的成效。

(五)构筑检测体系,助力监管执法

进一步加快了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构建步伐,市食药局申报的运城市食品检(监)测中心建设项目,经山西省发改委批复立项,建设用地手续己办理齐全,建设资金已落实到位。在县市层面,通过此次食药监管体制改革,各县市共批准成立12个县级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增加事业编制202名;新设立108个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配备食品快检设备28台套,用于日常执法检查。市农委全面加快市、县、乡三级监管检测体系建设步伐,市级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仪器设备已招标;县级检验检测项目申报已实现全覆盖,永济、新绛、闻喜、河津等10个县(市)已完成项目建设;全市建设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126个,其中120个通过省级项目,仪器设备和车辆已配备到位,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与此同时,各部门加大食品抽检力度,农业部门省市两级抽取蔬菜样品604个、水果100个,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为98.4%;畜牧部门购买尿样速测卡21900头份,重点加强屠宰环节“瘦肉精”尿样抽查检测;水务部门配合农业部、省水利厅对全市产地水产品质量进行了三次抽样检查,抽检了116个样品;食药部门组织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抽检样品1557批次,其中市级完成了417批次,13个县(市、区)、4个省级开发区完成1110批次,目前已对检出的49批次不合格食品依法进行了查处。

(六)打造“智慧食药”,科技促进安全

市政府将“智慧食药”列入运城智慧城市项目,由深圳中兴网信公司组建专门的技术团队进行开发建设。“智慧食药”项目总投资1339万元,共40个模块单元。项目采用“企业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监督”的模式,全面建立市县乡三级标准统一、功能齐全、上下协调、反应快捷、监管有力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覆盖了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四品一械)的监管业务,将建成行政执法、信息溯源、应急管理、公共服务、决策支持和内部管理六大业务平台,从而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统一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系统。

目前,“智慧食药”项目已开发完成18个模块单元,在市食药局和稷山县食药局、临猗县食药局及600多家企业投入试运行,初步实现了“监管、追溯、协同、互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大数据化,有力地提高了区域监管水平和管控能力,促进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稳步提升。

(七)部门密切协作,严打食品犯罪

坚持重典治乱,始终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是净化食品市场、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保证。今年年初,市县两级公安部门成立了专门的食品药品犯罪侦查队伍,与食品监管部门密切协作,紧密配合,以“打团伙,端窝点”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类食品犯罪活动,1-10月份,全市共破获食品案件20起,移送起诉6起,批准逮捕4人,刑事拘留9人,取保候审16人。重点查处了盐湖区韩家营村何金星非法加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猪头肉、猪下水案,临猗县庙上乡白鹿村全孟夏非法加工不合格食用盐案,盐湖区府东街冯建业经营伪造涂改特仑苏牛奶、真果粒饮品、新养道饮品有效期的黑窝点案等一批典型案件,有力震慑了食品违法犯罪分子,使严惩重处成为食品安全治理常态。

(八)严格验收评定,健全考核体系

市政府加强督查考核,强化责任落实,有效推动了创建工作。9月下旬,市食安办组织5个督查组分赴各地,就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食药机构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创新亮点四方面进行了认真检查,并结合日常工作,对各县(市、区)、开发区进行了督查督导。11月初,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并下发文件,就开展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年度验收检查进行安排。11月10日至18日,由市政府办公厅和食药、农委、畜牧、果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带队,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50余名业务骨干为成员,并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组成12个验收检查组,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各县(市、区)、开发区申报的1424家单位的创建工作,进行了现场检查验收,共检查验收食品生产单位108家,食品流通单位591家,餐饮单位564家;种植基地39家,果品基地17家,养殖基地44家;定点屠宰17家;申报食品安全放心乡镇34个,食品安全放心街10条。目前检查结果已汇总统计、完善相关手续,第一批食品安全放心县(市、区)、市级食品安全放心企业(基地、门店)将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市政府把创建任务的完成情况列入全市食品安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以本次验收检查结果为依据,兑现奖惩措施,对达标县市进行奖励,对创建工作进展不力的县(市、区)、开发区通报批评,对有关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可以说,这次考核验收,既是对全市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一次大检查大验收,也是一次大督促大提高,更是一次大交流大学习,还是一次大宣传大促进。

二、创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市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虽然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但也清醒地看到,我市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离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下一步的创建任务还十分艰巨。

目前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主要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问题隐患仍然突出,食品安全示范县市、示范乡镇、示范基地、示范企业门店标准不高,各县(市、区)开发区创建推进力度有大有小,进度有快有慢,整体来看全市仍有近一半的企业还未达标(9个初步达标的食品安全放心县(市、区)的达标率为62%,其余4个县达标率为32%,4个省级开发区的达标率仅为13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尚没有完全到位,酒类监管和定点屠宰等职能尚没有完成移交,食药、公安、农业、畜牧等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编无人,甚至是无编也无人的情况;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基层监管力量仍十分薄弱,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各地各部门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沟通不顺畅、配合不默契、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三是科技对行政执法的支撑作用发挥不足,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产品追溯体系及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亟待加速,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虽已立项但还未开工建设,12个县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目前仅仅成立了机构,人员、场地和基础建设尚无明确的时间表;四是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的工作氛围仍需进一步加强和营造。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保持工作的紧迫感,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大诚信体系建设力度

守法经营、诚信自律的信用诚信体系,既是加强食品行业内外部约束,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衡量一个地方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围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履职履责、信息化管理、质量追溯、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教育培训、技术检验检测、风险监测评估和应急处置工作,要创新思路,创新形式,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积极扶持和大力推广先进典型,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促进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二)进一步在标准提升规范管理上下功夫

继续细化完善创建标准,科学设置行业准入门槛,在全市范围内强化创建标准的刚性约束,统一创建进度,统一验收标准,实行“一把尺子量到底”。创建标准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通过创建强化监管,全面严格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积极建立长效机制,抓常抓细,持之以恒,巩固创建成果,避免问题反弹。

(三)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

要按照创建工作部署安排,市县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突出整治重点,做好全面彻底拉网式清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采取果断措施,继续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抓好农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等重点环节整治;抓好认证农产品、散装食用油、肉及肉制品、豆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重点品种整治;抓好农产品认证基地、学校食堂、集体聚餐、“三小”食品行业等重点单位整治,继续打好食品源头治理攻坚战、伪劣食品歼灭战、放心单位提升战,切实解决问题,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确保按时按阶段完成创建任务。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工作力度,构成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满意度

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搭建各种宣传平台,形成强大宣传声势,深入宣传食品安全,宣传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应尽义务,宣传食品安全的科学知识。把食品安全宣传纳入公益性宣传,采取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开办专题栏目,公交站台等公共场所设立公益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正反两方面的人和事,公开曝光典型案件,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形成全民参与、重典治乱、依法整治的强大合力。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是事关全市520万人民切身利益,关系运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民生工程。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没有最安全,只有更安全。我们将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